春节前发了奥丁pro配合Nreal Air的心得和对游戏生活的一些回忆,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志同道合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。趁着假期有时间,对自己曾发帖咨询的支持AR空间的高性价比手机做个了结,也算自问自答。依然是手机码字,效率堪忧……
尽管配合苹果转接头,Nreal Air也能在iphone显示投屏,我新冠发烧在家期间,通过这种方式看完了少年派1和2,总体效果满意。但人总是贪心的,既然可以有AR模式为什么不体验呢。当然在下单买安卓手机前,我也通过论坛和其他途径做了些功课。主要目的是尽量省钱,但需要满足基本功能。前后关注过红魔8pro,一加12,还有lgv60s加副屏,觉得性能比较满意,但价格有点超预算,所以作罢。最后停留在lgv50,v50s和g8x上,原因一是价格实惠,二是我想要一个双屏手机(理由后面补充)。
其中v50缺点是电池小了些,且双屏有点缺陷,比如不能随意角度悬停。另外2k屏幕是亮点,但也因此加重了电池负担,要知道我们主力是Nreal Air,没必要太执着于手机屏幕的性能。但这机器最吸引我的是,加上双屏后底部typec接口依然露在外面,可以连带插口的手柄,充电线以及Air眼镜,不用频繁脱卸外壳了。不过我不确认在这种双屏模式下连Air会不会有效,相当于于同时接两块外接屏幕。
v50s跟g8x是同父异母的兄弟,外形一模一样,支持的副屏也通用,相比v50和g8,有了许多进步。比如副屏外屏支持时间等信息显示,可以自由悬停,电量增加等等。但也有负优化,比如屏幕分辨率下降。两款手机区别是v50s为8+256,g8x只有6+128。另外名字读起来v50s更正常一些,g8这种有点让人头疼……所以如果有成色好的v50s我会毫不犹豫购买,但我挑选手机那天没碰到,就按眼缘在小黄鱼上挑了一台g8x。毕竟那点运存的差距,不会实质性影响使用。玩安卓游戏我有其他安卓掌机,比如gpd xpp。存储的差距也只要一张tf卡就都解决了。所以只要突出重点,支持Ar空间没问题就行了。
这台g8x成色几乎完美,副屏也接近全新。唯一缺陷是主屏有点烧屏,另外全黑屏幕下有个小红点,但瑕不掩瑜,一套800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,我来谈谈它的体验。
一是是配合Air,可以完美支持AR空间和投屏功能。相比我之前评测的奥丁pro,可能是因为处理器提升到855了,也可能是其他兼容性原因,一点撕裂和抖动都感觉不出了。虽然无法像奥丁那样选择输出画面到第二屏幕后关闭手机屏幕,但投屏和AR模式下一段时间后会自动调暗画面,并且锁定屏幕防止误触,很贴心。实际使用电池续航也可以接受,大约能有个4-5小时。
二是顺便说一下lg手机的桌面模式。虽然相比三星和坚果,因为lg退出手机市场,导致功能没进一步开发挖掘,但也是一个不错的附加功能。之前有朋友在论坛分享lg手机进入桌面模式体验,我一开始没认识到这个的价值,后来发现桌面模式下,可以关闭手机屏幕使用,这才又从另一位朋友推荐帖子里,找到pdd上一款蓝牙控制器进行购买。到货后可以实现桌面模式,用控制器模拟鼠标操作。唯二缺点一是模拟鼠标不太方便,定位有点不准。二是打开优酷等全屏模式下,底部会有一条信息带,显示进度,电量和时间。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也不算是特别大的问题,能知道下这些信息也挺好。只不过后来感觉关闭屏幕意义也有限,稍微省点电那我直接用无线充电器不就好了。这里安利下我买的这款充电器,同时可以给苹果三件套充电,其中耳机充电的部位也可以给g8x无线充电,虽慢但确实可以边充边用。
三是说说我看重双屏的价值。其实这种裂开屏,比起现在的折叠屏观看体验简直不值一提。但我们必须正视问题,这种价格能有这些附加功能只能说是超值。而且我需要的双屏就是需要中间那个轴,在配合lg wide screen插件后,我的g8x就是一台近乎完美的nds和2ds(因为没有3d功能),简直神还原!插上小鸡x2之后,玩银河战士这种动作游戏也毫无压力。如果偶尔打打xgp云游戏或者串流家里的xsx也没问题,只不过如果需要线性扳机和轻便性,还是建议蓝牙另外连接xbox手柄或者其他第三方手柄。
最后总结一下,作为一款只要400多元的手机,我觉得lg g8x堪称性价比典范。加上300多元的副屏后,它完美实现了我用安卓手机游玩nds和2ds的需求。我也可以用nds和2ds实机玩,但偶尔体验下高分辨率和随时存档也很有乐趣,而其他安卓或者win掌机无法完美实现双屏功能,折叠屏手机高昂的价格又让这个功能毫无吸引力。无论是作为一台手机备机,一台配合Nreal Air的客户端,一台支持双屏的“游戏机”,lg g8x都足够让我满意。
说了上面这些,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至今那么喜欢玩早期的游戏,无论是gb黑白屏下的梦见岛,还是ss孱弱机能下格兰迪亚的半透明效果,又或者是md明明同屏不如sfc的发色数,却有些梦幻模拟战2和魂斗罗铁血军团这种旷世神作,画面音乐也毫不逊色。早期的游戏制作人,善于在螺丝壳里做道场,把有限的硬件技能发挥到极致,创造一个又一个不可能。而现在的制作人更多的是被资本驱使,懒得优化,高配置下依然卡顿掉帧,游戏发售后靠着一次次补丁升级让消费者做测试员。相比之下,早期的游戏作品就如艺术品一般精雕细琢。购买电子产品也是一样,我们可以无脑砸钱堆硬件,享受最好的体验。而我更愿意花钱买自己需要的,不求最好但享受精挑细选后的快乐。尤其能在有限预算内实现我想要的,就会增加这种满足感。
还在春节假期,再次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,阖家幸福。除了手机使用图外,老规矩放两张自己收藏的游戏机。接着上次xsx和switch的倒叙,这次是上世代机皇,Xbox one x的战争机器限定和ps4 slim的days of play限定,以及国行二周年和ff15替换面板。
赞
谢谢兄弟!
很不错的分享
谢谢兄弟鼓励!
谢谢大神点评😜ོ
性价比最高
主要还是我穷…
路过
666
666
谢谢分享
666